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教学放大镜> 详细内容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30 11:05:08 浏览次数: 【字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改正的地方有五个:

  一是在导入环节。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就是学生对“奇”的理解。在导入环节,我先问学生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有些学生不理解意思,我进一步提问,那你可以给他组个词吗?这一环节的设计不太完美,没有慢慢将学生引入这感叹奇特石头的情感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要做到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更深入地诠释“奇”做好铺垫。

  二是在学习课文内容环节。准确地说,是在感受黄山之“奇”的环节。在本环节中,我没有能够做到通过实物对比及联系生活等等方式诠释黄山石之“奇”。没有做到深入浅出。比如,在介绍“猴子观海”时,让学生直接看“猴子观海”的图片,没有让他们真正理解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是黄山石头奇怪的样子,加入了作者奇妙的想象,才起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

三是生字词的教学,我没有做好示范,首先田字格位置偏低,有些孩子看不见,其次,没有完整的介绍改字的结构和字形,对于孩子书写要注意的点,或者孩子读错的地方,没有细心的做到及时反馈和评价。

四是在读生字词环节,先让小老师带读,再开火车读,但这样就容易造成很多同学并未真正掌握字音字形,经过课后其他教师们的反馈,我想可以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自由读,然后让学生说说哪些要注意的,然后我再给他们正音,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五是班级气氛没有完全调动起来,比如问问题时候,有的问题问的太难,如中外闻名是什么意思?二年级学生词汇量有限,导致课堂纪律不太活跃,可以换种方式去问,他们有什么近义词啊,如果还是不知道,其实可以把这个成语分开来,单独问,中外有什么近义词啊?闻名又和什么词语意思相近呢?这样学生回答上来了,也能增长他们的自信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