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初步认识
一、板块教学,层次清晰
本节课课堂结构清晰,每一板块着眼解决教学的某一个问题,目的清楚,效果较好。感知导入板块,通过交流课前收集和整理的有关负数的例子和知识,在生生互动中初步感知负数。深化理解板块,通过变换作为标准的彩带,了解标准不同,比较的结果就不同,感受标准的重要性。通过自主描绘-2层、-6℃、-155米、-100元的体验活动构建负数的概念。解释应用板块,借助典型素材,有层次地开展解释应用活动,实现知识地内化和思维地提升。总结反思板块,梳理整节课的学习,在分析、比较、整理和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
二、自主构建,以学定教
理解负数和正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是负数概念的教学核心,本节课借助开放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自主描绘负数。-2层、-6℃、-155米学生基本选择画图的方式表达,-100元不好画,他们选择了举例子、编故事的方式解说。学生在轻松的体验活动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更贴近学生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想得明白。因为将表达得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所以课堂上也看到了不同层次得作品,形成了后续讨论交流得重要资源。差异的存在让深度对话和主动建构成为可能,让数学学习真实有效。
三、主导主体,处理得当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这节课我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实现主体性提供了保障。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描绘、自主交流、自主展示,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启发引导、适时点拨。例如在学生展示自己描绘负数的作品时,我介入追问:在画这些图的时候,哪里特别重要?引导学生关注标准,关注0,让学习向着更深的方向前进。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遗憾之处:
一、课堂引入,欠缺设计
这节课我直奔主题,让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有关负数的例子和知识,导入简单,欠缺精彩设计,不能抓住学生眼球,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二、总结反思,欠缺建构
课堂最后一个板块总结反思,草草收尾,没有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探究方法,只关注了知识层面的收获,没有关注方法、思想层面的收获。
今后我将继续行进在追求生本教育理念之路上,希望在今后的研磨中能不断完善自我,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