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反思
体育学科《小篮球运球》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主动、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能接纳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本节课中尝试运用自主学习,并通过师生互助,同伴互助达到创新的目的。
本节课是一项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和运用简单的小篮球拍球技术的练习。该游戏要求注意力能较长时间集中在对球运动状态的感知和判断上,感知触球部位、手部动作与用力之间的关系。儿童学习拍球的过程,由拍不准到能控球的过程,也是感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也能出进身体动作的准确、灵活和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儿童从游戏中感受乐趣,从而对小篮球活动产生兴趣。本课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具有好玩、好动、好思考的特点,它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有着无限发展空间,因此运用色彩、语言、身体姿态、乐曲的美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它们好奇好问的特点不断变换游戏的形式,吸引他们主动参与。
在准备部分设计的跟音乐趣味跑,学生有兴趣并积极参加。基本部分中,首先让学生自己玩耍篮球,给予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自我展示多种玩法,接着通过导入语:和篮球交朋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用手掌、手指拍球体会不同部位的正确用力位置开始学习拍球,通过动作体验、观察同伴,引导学生拍球要掌指结合,引导学生使用按拍的方法拍球。练习中不断变换形式和方法,如变换高度拍、变化姿势拍等等,都是为了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掌指结合的按拍方法。在各种练习中,全面观察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利用表扬、鼓励、将各项练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派到场地中间带领大家做练习等信息反馈手段,让学生及时的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成果,用成功的快感去强化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尝甜头”,使学生感到乐在其中,激发他们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实施一定有弹性的练习,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认为兴趣只是解决了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要使这种动力稳定而持久,关键在于教思考、教方法,把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踏实发展能力的“桥梁”和“阶梯。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学生的“学会”,而是努力的使学生“会学”。在障碍运球的自主练习中,由学生自己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自设练习目标。在游戏《运球投篮》中,学生也能很好的结合拍球练习中的一些练习过的内容,为游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趣味性,使学生乐在其中,激发了学生对更高目标的追求,在这项游戏中学生展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在放松部分,充分利用音乐效果,轻盈的肢体动作使身心放松。最后师生互评小结,在教师亲切鼓励,自信的评价中结束本课。
本节课能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根据教材的难度,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手段,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中处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本着引导服务的态度进行教学,说明教师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结合所教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更深入的对教师的司课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