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动物园》教研课教学设计
习作二:小小“动物园”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家人与某种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2.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验表达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抓住家人与某种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快乐想象 激发表达欲望
1.课件出示绘本《我家是动物园》:
引导:同学们,进入今天的写作学习前,老师先和大家分享一本绘本,谁来读一下书名?大家看,这就是绘本的主人公——祥太。我请四名同学开火车朗读书中的内容,跟着祥太的介绍,我们一起去认识下他的家人。
(出示绘本内容)
2.合理猜想:说一说,在祥太眼中家人都变成了什么?
追问: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猴子”?把爸爸当作“大狮子”?
小结: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相同点
3.快乐想象:书中祥太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小小的“动物园”,把家人想象成一个一个的“动物”,这样的介绍你们喜欢嘛?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学习祥太的方法,来介绍自己家的小小“动物园”(板书)
4、设疑过渡:怎么样才能让别人读完自己的介绍后觉得十分生动有趣呢?老师这里有两个锦囊妙计,想知道嘛?同学们坐得越端正,锦囊就打开得越快。先打开第一个,谁来读一下里面的秘籍?
二、打开习作思路 让家人“变起来”
1、出示:(1)变起来——让家人变成“动物”
2、引导:怎样把家人变成动物呢?有三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小妙招,先看小明的话,谁想读一下:
1)出示文段:小明说:“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只熊。”
①引导思考:为什么小明会把“爸爸”比作“熊"?他抓住两者在哪方面的相似之处?
②小结:所以我们可以抓住家人显著的外貌特点和相似的动物进行联想,也就是从外貌上变。如果你的爸爸长得十分健壮,可以想象变成?妈妈长得十分小巧,可以变成?
2) 出示文段:小红说:“我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①引导学生思考:小红为什么把“姐姐”比作“鱼”?“游泳特别好”说得是姐姐的哪方面?
③小结:所以,我们还可以抓住人物的特长,从特长上变。如果家人跑步很快,可以想象变成?唱歌好听,可以变成?
(3)出示文段:小兰说:“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老虎。”
①引导学生思考:小兰为什么把“爷爷”比作“大老虎”?人的哪方面会给人“威严”的感觉?
③小结:所以我们也可以抓住家人常有的神态,从神态上变。
(4) 其实将家人变成“动物”的方法还有很多,想想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进行联想?(爱好/性格/习惯......)
(5) 第一个锦囊 “变起来”,里面的妙招学会了嘛?我来考考你们!
①一位同学用锦囊里的方法,把妈妈想象成绵羊,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他是抓住哪此方面来变的?(外貌、爱好、性格),你们觉得他变得怎么样?
③引导比一比:用上锦囊里的小妙招,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把家人变成相似的动物!和之前三名同学的联想相比,这位同学的描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谁发现了?
(6)小结:我们可以抓住某个方面的特点把家人变成相似的动物,也可以将显著的几个特点综合起来进行联想。
3、迁移运用:那么,在我们自己家的小小“动物园”里,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请大家拿出研学单,完成第一部分:1.将家庭成员在圆圈中补充完整。2.选择1-2个你最先想介绍的家人,将联想到的动物填在方框里,并将两者的相似之处写在横线上。(时间3分钟)
4、展示、评价:很多同学把家人比做不同的动物,太有意思啦!老师选取了一些,想看的孩子抱臂坐正(课堂口令)。
评价:大家快速浏览,一会评价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说:1.他是抓住人和动物哪些方面的相似点进行联想的?2.你觉他变得怎么样?如果认为变得不恰当,说出你的建议。谁来评价一下?
三、学习表达方法 让家人“像起来”
1、(出示三名同学介绍)学会了怎么把家人变成相似的“动物”。可如果文章像这样介绍,你们觉得怎么样?(太概括了,不形象,很难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2、如何才能将家人写得更像动物、更有趣呢?秘密就在第二个锦囊里,谁读一下锦囊里的秘籍,出示:(2)像起来——让家人变得更像“动物”
3、想让家人变得更像“动物”,就要将家人和动物间的相似点进行补充,进行具体的描写。
①有位同学把自己能干的妈妈比作一头牛,她是这样介绍的:
(出示)我的妈妈很能干,就像一头牛。她十分强壮,就像牛一样结实。在家里,她什么事情都抢着做。厨房里,总有她穿着围裙做饭的情形;阳台上,常能看见她正在晾晒洗干净的衣服;客厅里,时常是她弯着腰,手握拖把打扫卫生的身影;楼道上,还能看到她拎着沉重的大米爬上五楼....妈妈不喜欢吃肉,喜欢吃素菜,真可谓是“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妈妈真是一头名副其实的老黄牛,常常让我和爸爸感到自愧不如。
(1) 快速阅读这段话:小作者是怎样把“妈妈的能干”表现出来的?
(2) 比较:这段话不仅抓住妈妈的外貌、喜好和个性特征进行联想,准确地比作一头牛,还通过对“厨房做饭”“阳台晾衣”“客厅拖地”“楼道扛米”生活具体情境的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妈妈的能干、勤劳。
(1) 小结:因此,我们可以选取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和表现,对家人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生动描写。(板书:事例表现)
(2) 这段最后一句,写面对“勤劳能干”的妈妈,小作者和爸爸的感受,你们觉得可以去掉嘛?
(3) 小结:这段话,不仅对生活中妈妈勤劳的表现进行正面介绍,还通过写我和爸爸的真实感受,从侧面突出妈妈的勤劳和忙碌。(板书:真实感受)
(4) 引导迁移: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家都是一座有趣的“动物园”,家里的每个人都是富有特点的“动物”。下面,请大家从刚才进行联想的家人中,只选择一位,回忆生活中体现家人特点的具体事例,用一段话进行介绍,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完成研学单第二部分。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开始动笔,音乐停了就把笔停下,要求明白了嘛?现在开始:(时间6分钟)
四、 展示评价交流 让学生“乐分享”
(1)俗语云:“文章不厌白回改”,好的文字是改出来的。下面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写的内容,并根据同学们的评价,对自己写的内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谁先来分享?其他同学听完后,对内容的相似指数进行评价,标准为:
相似指数评价标准:
1、写清楚家人像哪种动物,哪里像:4颗星
2、特点介绍生动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4颗星
3、语句通顺,书写工整:2颗星
(2)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在这个段落中,你认为家人和动物的联想是否合理?写得怎么样?这段话是怎样把“。。。。。”表现出来的?
启发:如果再具体一些,还可以怎样补充?
(2)梳理、总结优秀作品的特点:
人物特点与动物联想合理
有具体的情境,富有情趣
写出生活在“动物园”里的感受
(3) 问题作品诊断
联想不合理
没有具体事例或情境
空话/多余的话 所写内容与要描写的人物联系不紧密,不能突出表现出人物的特征
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 总结布置习作任务
请大家课后,继续完成研学单第二部分的内容,将家里的成员补充完整并进行联想,然后分别每个人都写上一段,注意用具体的事例和表现写出家人的特点,并且写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加上开头和结尾,完成本次习作。